- 公有地、工業區更新帶頭做 提供中低收入住宅與高齡居住環境
- 信託財務老年有保障 資產配置固定收益、保本為主
【MyGoNews廖賢龍/台北報導】台灣是全球人口高齡化最快的國家已經不是新聞,未來十年,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將由現行的一成增加至近兩成,114年就將步入超高齡社會。在此同時,台灣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比例會超過一半,達到56%,台灣社會面臨的「老問題」比起全球暖化更為緊迫。有鑒於高齡危機逐步逼近,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舉辦「迎接高齡都市的心境與環境」研討會,邀請專家從軟體、硬體與財務規劃三大面向,思考解決之道。
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屠美亞指出,國人普遍對於「老」這個字存有負面的觀感,但實際上老化的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,我們應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,才能夠讓未來的高齡人口,生活在一個安全、健康而且樂活的都市環境。此次邀請到台北市無子西瓜社福基金會的董事羅德成、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
丁致成指出,2018年及2025年分別邁入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,推估未來人口15年僅再增加61萬人,目前都市計畫區已足以容納2,400萬人(利用率僅76%) ,不過都市可開發素地越來越少,永遠要面對更新的問題,全台灣至2011年,屋齡達30 年以上之老舊住宅,約302.8 萬戶,約佔總存量812萬戶之37%,10年後,老舊房屋之比例將快速攀昇至56%。
不過更新推動15年,提供2.95萬戶重建住宅,未來30年樂觀者也僅能增加5.9萬戶住宅,全國尚有303萬戶超過30年以上之老舊住宅需要更新,預估需1540年才能更新完成,緩不濟急,丁致成建議未來應推動公有地、工業區更新,鼓勵更新後提供部分住宅,協助解決中低收入住宅問題、提供符合高齡化需求的居住環境。
羅德城則表示,老年人口議題不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問題,而是重大的國家安全議題。其中要確保能夠安心終老,財務規劃就相當重要,老年財務規劃可考慮「退休安養信託」,與銀行簽訂信託契約,把財產(如:退休金或動產、不動產)交付給銀行,訂定信託契約,選擇適當穩健的投資組合,每月支領一定金額當作生活費或支付醫療、養護費。例如,
由於國內人口老化速度極快,但同時間社會還沒針對老年化的問題做好準備,為了避免老年化問題出現「硬著陸」的衝擊,相關單位應該從各個面向做好準備,包括提供合適的住宅、生活環境、社區服務與適當的財務規劃,才能安心面對銀髮社會的到來。